來源時間為:2022-01-24
·閃電新聞1月24日訊近期,山東聯大凱威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市中區政務服務中心“工程建設項目雙全雙百服務專區”一次性辦理了立項、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等審批手續,取得了市中區首張簡易低風險項目施工“通行證”。“之前跑項目報建手續,流程多,材料繁瑣,一處錯還得重新提交,費時又費力。而現在的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統一網上申報入口,實行‘一表申請’,材料不用重復交,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也給減免了,讓我們企業省時省力省錢又省心!”作為首批享受該項改革紅利的企業,山東聯大凱威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宋經理感慨的說。“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水電氣熱聯合報裝”……這一系列創新性審批服務舉措讓眾多來市中投資興業的項目建設者對市中區的審批服務豎起來了大拇指,這也是市中區打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展現。
打破部門壁壘,項目審批“化零為整”。圍繞“放管服”改革,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新舉措,棗莊市市中區著眼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再造,全力聚焦集成辦、極簡辦、全域辦要求,打造“全鏈條銜接、便利化審批”的工程項目審批服務新模式。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區自然資源局、區住建局、區發改局等部門打破部門壁壘,化零為整,思路再謀劃、潛力再挖掘、路子再開拓,形成合力,統一組織,協同辦理。推動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全面實施“同步審批、同步評估、同步反饋、限時辦結”的并聯審批辦事模式,六類工程建設項目主流程審批時間累計提速20以上。在市中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工程建設領域綜合窗口,統一負責工程建設領域審批事項的線上線下咨詢、材料受理、信息傳遞、證照發放。推進棗莊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使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統一入口、統一申報、流程分類、統一出件,實現項目全覆蓋、審批全流程、數據全歸集,加強全過程審批信息監管,不斷打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新速度。
一件事一次辦,項目審批“提質提速”。優化事項辦理流程,將人防事項審批融入立項規劃用地、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四個階段全程。一是合并規劃類審批事項。將“建設工程規劃類許可證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核發”“應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項目報建審批”合并為“建設工程規劃類許可證核發”。通過工改系統由建設單位自主選擇是否單獨進行防空地下室防護規劃設計方案審查,會同一并審查結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建設指標。實行“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二是優化合并施工許可類審批事項。將“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建設工程安全監督手續”“人防工程質量監督手續(防空地下室)”“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優化合并為“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提交的申請材料由28項壓縮到11項,辦理時間由5個工作日壓縮為當天即辦,申請材料減少60,辦結時限比原辦結時限縮短80。三是優化合并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事項。將“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工程建設涉及城市綠地、樹木審批”“因工程建設需要拆除、改動、遷移供水、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審核”優化合并為“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提交的申請材料由17項壓縮到4項,承諾辦理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為3個工作日,申請材料減少76,辦結時限比原辦結時限縮短85。四是優化水電氣熱聯合報裝服務。突破各公用事業單位各自獨立報裝的運作模式,將分頭多次申請整合為一并申請。將用水、用電、用氣、用熱、用信的報裝申請表,統一整合為“一件事”申請表,進一步精簡各公用事業單位和行政審批部門要求提供的受理材料,并依托“棗莊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實現材料的互通共用,各項申請材料可在審批系統內獲取,不再由企業重復提供,實行“一窗受理、集中審查、限時辦結、統一出件”服務模式,變“多頭申報”為“一次辦理”,最大限度地提升聯合報裝便捷度,進一步提高企業水電氣熱信報裝服務效率。
持續深化流程再造,審批程序“瘦身”。一是小型用水用氣接入工程行政審批試行簡易程序。突破各行政審批部門各自獨立審批的運作模式,將分頭多次申請整合為“一表申請”。原來辦理1個占用挖掘道路業務,需要提交7項材料,現在將申請條件、受理材料、承諾內容、法律責任等信息統一整合至一張“一次辦申請表”,申請人只需填寫一張“申請表”,提交一份告知承諾書和項目來源證明,真正實現了“一張表單,一次申請,一套材料”。1天內即可完成現場審批、現場辦理并給出審查意見,辦事時限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壓縮為“即時辦結。實現“現場審批、現場辦理、現場施工”。二是對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程序進行“瘦身”。對于社會投資新建小型倉庫、廠房等工業類建筑項目,單體建筑面積在3000平方米及以下,不生產、儲存、裝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險品,非勞動密集型生產加工車間,作為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進行審批,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原有的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工程建設許可階段和施工許可階段合并為工程建設許可階段,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不再辦理規劃建筑方案審查,采用建設單位告知承諾制,由審批窗口直接發放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并通過免征項目城市基礎設施綜合配套費等方式壓減項目辦理費用,僅用4個工作日即可辦理項目立項、工程規劃、施工許可手續,比社會投資備案類常規項目審批減少22個工作日,為企業節省開支,助力簡易低風險項目早開工、早投產。
鞏固“四辦”服務,項目審批“潤心辦”。堅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只設路標、不設路障”理念,以工程建設項目“咨詢辦、指導辦、全程辦和聯動辦”四辦機制為載體,創新推行主動服務、提前介入、全心融入的服務新模式,把“兜底”服務常態化,為建設項目盡早落地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打造項目審批“潤心辦”市中特色。今年以來,市中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依托“潤心辦”幫辦代辦服務隊伍,為企業、個人提供項目接待咨詢、受理委托、個性化定制、部門聯動、進度跟蹤、發放結果、服務辦結等全方位跟蹤服務,施行“一企一策”對癥下藥,通過“點對點”指導企業辦理各項手續,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工作方式,有針對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和幫扶措施,為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同時,企業可按需選擇“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延時服務、預約服務、周末“不打烊”等貼心舉措,幫助企業渡難關、增活力、促發展,推進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