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雷鋒班”第25任班長畢萬昌:雷鋒精神就是我的信仰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边@首《學習雷鋒好榜樣》總是在北京雷鋒小學的廣播里響起,孩子們都已經習慣了跟著音樂一起哼唱。而在他們的心中,曾經也有過疑問:雷鋒在哪里?雷鋒精神是什么?他們曾經給雷鋒班寫信,呼喚雷鋒叔叔。他們的呼喚,飽含著對雷鋒精神的崇敬,同樣也是一群純真的孩子對現代社會中雷鋒精神的疑惑和追問。
從雷鋒犧牲到今天,50多年間,中國發生著巨大變革,雷鋒精神被廣為傳頌,也曾經歷過質疑和漠然,F在,孩子們口中的“雷鋒叔叔”,在雷鋒生前所在的“雷鋒班”里有很多。他們是雷鋒精神的傳承者,他們面對質疑和漠然,選擇了堅守和弘揚,他們用行動回應著大家對雷鋒精神的追問。
2012年10月25日,沈陽軍區某工兵團汽車連雷鋒班第25任班長畢萬昌光榮地拿起了傳承雷鋒精神的接力棒。在上任伊始,他就在雷鋒像前宣誓:“向團隊學雷鋒典型看齊,不求人前風光,但求今生無悔。以傳承雷鋒精神為使命,在弘揚和堅守中,爭做雷鋒傳人!
2015年6月,在團中央舉行的“向上向善好青年”走基層分享活動中,畢萬昌又一次把雷鋒精神傳播到廣大青年中去,分享他在踐行雷鋒精神過程中的感悟。
畢萬昌在“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享會活動現場。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褚楚攝
以歷任班長為榜樣感悟傳承的力量
這個“90后”的小伙,在當兵之初,就被團隊濃濃的學雷鋒氛圍所感染,被一個個學雷鋒典型的先進事跡所感動。畢萬昌告訴記者:“在我們團里,課堂上講的是雷鋒精神教育,集會時唱的是學雷鋒歌曲,訓練中評的是學雷鋒訓練標兵,處處可見雷鋒,人人爭做雷鋒!
如今作為雷鋒班的班長,他深知拿在手里的不僅僅是鋼槍和班旗,更是要帶領雷鋒班全體戰友高舉雷鋒旗幟、弘揚雷鋒精神的責任與擔當。
畢萬昌說:“雷鋒精神重在傳承,今天我能作為雷鋒班班長發揚雷鋒精神,離不開歷任班長在位時對雷鋒精神的傳承打下的深厚的基礎!
在“向上向善好青年”走基層活動來到山東棗莊的時候,畢萬昌一直有一件心事放不下。雷鋒班第四任老班長曲建文就在棗莊,他一直想要找機會去拜訪老人。自當上雷鋒班班長以來,畢萬昌始終覺得,在歷任老班長那兒可以學到的東西太多,他每一次都會找機會拜訪各位老班長。
這一次,當畢萬昌在棗莊電視臺的分享活動結束后,如愿以償地見到了曲建文老班長。兩個人的見面更像是一對師生的見面,在畢萬昌心中,曲建文老班長就是自己在踐行發揚雷鋒精神、做好雷鋒班班長的道路上的恩師。
曲班長非常關心雷鋒班在畢萬昌的帶領下,近期都做了哪些事情,有沒有幫助到別人。畢萬昌很耐心地跟曲班長匯報雷鋒班最近的工作情況。曲班長對畢萬昌說:“看到一任任的班長上任,我很激動,他們都在用實際行動為雷鋒精神的傳承奉獻著青春的力量,他們本身就是在踐行雷鋒精神!
這幅畫面被在場的很多人用相機定格了下來,它的意義也隨著相片被永久地封存。第4任班長與第25任班長之間的談話,書寫著雷鋒精神代代相傳,詮釋著雷鋒精神永垂不朽。
畢萬昌后來告訴記者:“這次與曲建文老班長的見面,讓我感悟到傳承的力量。正是有一任任的老班長的傳承,才會有雷鋒精神的傳承!彼仓,只有自己在位時不辜負老班長的期望,才能更好地將雷鋒班班長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畢萬昌給孩子們送《新華字典》。畢萬昌供圖
身先力行爭做雷鋒傳人
畢萬昌時常跟大家聊起一任任老班長的故事,他們的精神和行動影響并感染著他。
他深知,傳承雷鋒精神對于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身先力行,從自我做起。畢萬昌也要求自己在生活中要活出雷鋒老班長的影子。
雷鋒老班長曾在日記里寫下:“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边@句話一直提醒著畢萬昌作為雷鋒班班長所要背負的責任。
畢萬昌常常對班里的戰士說:“雷鋒老班長他很普通平凡,我們也很平凡。他能做到的,我們也可以!”
雷鋒老班長有記日記的習慣,這個習慣在雷鋒班不間斷的被延續了下來。帶著對雷鋒老班長的崇敬之情,畢萬昌也用日記記錄下了他投身雷鋒活動中的點點滴滴:
“2013年4月,撫順市千金鄉農民路德友遭遇車禍,高位截肢的無情打擊,使得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此事后,我一次次主動與政府聯系、找共建單位幫忙、向社會和身邊戰友、朋友呼吁,50元、100元、200元……愛心越聚越多,自己也被深深感動。那一次,籌集了6萬多元愛心捐款!
“2014年初,在與北京大學共建共育活動中,從一位支教老師那里得知,甘肅山區還有很多貧困孩子不僅缺衣少穿,就連最基本的學習教材也缺少。我也是一名農村孩子,聽說此事后心里酸酸的。和戰友商量過后,發起‘愛心字典進校園’活動。經過近3個月努力,1萬多本《新華字典》走進甘肅祁家坡、豆家莊和興泉等小學課堂,并在當地建起第一所愛心書屋!
......
這些年,在畢萬昌的幫扶對象中,有河北唐山的骨癌患者任志偉、有遼寧阜新的白血病患者小彤彤、有內蒙赤峰的尿毒癥患者邢喬梅,還有北京、甘肅、湖南等各地的孩子們,將近30人,累計募捐近50萬元。同時還牽頭發起了“愛心1家一”、“愛心溫暖包”、“大手拉小手”等特色學雷鋒活動。
畢萬昌跟記者說:“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的背后,有許許多多胸懷大愛、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好人,不斷給我溫暖、信心和力量,讓我勇往直前、勇于擔當!
畢萬昌用行動爭做雷鋒傳人,讓人們真實地領悟到雷鋒精神的實質內涵。更重要的是,讓有需要的人真切體會到雷鋒精神的溫暖。
畢萬昌在大學進行主題演講。畢萬昌供圖
在實踐中領悟雷鋒精神的真諦
了解雷鋒班的人都知道,50多年來,班里接力傳承著“三件寶”:修鞋機、理發箱、節約箱,這些都是雷鋒老班長曾經真情服務、無私奉獻的最好見證,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在網絡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為了更加貼近時代需求,促使學雷鋒活動加接地氣、聚人氣,在畢萬昌的帶領下雷鋒班又增設了第四寶——善淘箱。
那是2013年5月,雷鋒班聯合上海善淘網開展的二手衣物網上義賣活動。這項活動,不但幫助很多群眾解決了衣物扔了可惜、不扔又不愿意再穿的難題,而且義賣所得錢財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如今,善淘箱已募集社會各界捐贈衣物5000余件,一份份愛心在社會傳遞中發光發熱,一片片真情在互相交織中越來越濃。
傳承雷鋒精神,要緊隨時代的腳步,不斷發展創新。畢萬昌在新時代下,用創新和智慧續寫雷鋒精神的實質內涵。
“學習雷鋒精神不是死學,學習雷鋒也不是形式主義!碑吶f昌總是跟大家這么說。用真心去體會,用真誠去付出,才是雷鋒精神的實質。畢萬昌說:“現在大家都在3月5日那一天去學雷鋒,去掃馬路,去敬老院。如果有一天我們能把3.5變成365的話,這才是對雷鋒精神最正確的實踐和發揚!
畢萬昌也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2013年8月16日,是駐地撫順百姓永遠的噩夢。那天傍晚,天空中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從天而降,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使得萬畝良田頃刻間被毀,房屋、橋梁倒塌無數。當晚雷鋒團駕車奔赴一線救援。9歲的劉絮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了最親的姐姐,劉絮受到了驚嚇,不像以前那么愛說話了。在災后重建的過程中,畢萬昌和他班上的戰友們時常來看望劉絮,給劉絮講故事,讓她能盡早從悲痛中走出來。在畢萬昌和戰友的真心關愛下,劉絮的精神狀態得到了好轉。至少她不會因為這次傷痛而閉塞自己,她可以用一顆明亮的心繼續生活了。
說完這個故事,畢萬昌告訴記者:“現在有很多人學雷鋒,都只是一句口號,太少有人能持之以恒。像劉絮這樣的女孩,如果不能用耐心和真心去撫慰她,任何其他的幫助都是短暫無力的!
畢萬昌在踐行雷鋒精神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雷鋒精神的實質。就是把奉獻當作人生的常態,把互助當作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也有人對畢萬昌、對雷鋒班、對雷鋒團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質疑,說他們是在嘩眾取寵,是在謀取個人利益。但他們始終堅持“你吹你的冷風,我學我的雷鋒”。
“不管社會怎么變,不管他人怎么說,我們堅持傳承弘揚雷鋒精神的目標從未改變過,信念從未動搖過,道路從未偏離過,腳步從未停止過。沒有為什么,一切源于心中的那份責任!碑吶f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