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一次黨代會為未來五年山東的發展繪就了一幅宏偉藍圖,也為山東17市吹響了“走在前列”的集結號。站在嶄新的起點上,17市將怎樣謀篇布局、砥礪奮進?山東臺推出《學習貫徹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直通17市》專欄,面對面專訪各市主要領導。
本期推出《獨家專訪棗莊市委書記李同道: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新舊動能轉換是轉型發展的“牛鼻子”,轉換慢了不行
省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李同道表示:這是重大的戰略決策,應該說抓住了山東由大到強、走在前列的關鍵,賦予了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時代內涵,充分反映了省委對省情的準確把握、對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對我們棗莊而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既是當務之急,更是長遠之策,抓住了新舊動能轉換就牽住了轉型發展的牛鼻子,這既是省委明確要求,也是我們棗莊市情使然!
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棗莊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長期以來對資源開發過度依賴,導致初級產品和傳統產業占比過大,而戰略性新興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在李同道看來:“新舊動能不轉換不行,而且轉換慢了也不行,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切實拿出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氣和魄力,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力度來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新動能來推動新發展!
目前,棗莊市煤炭產業的占比已經降到了20,其他產業的發展提升到80,一改過去“一天三頓飯、兩頓靠煤炭”的狀態。
在談及后期發展規劃時,李同道表示:“接下來我們就重點在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和發展方面狠下功夫,這樣就是一定要靠創新平臺的建設來推動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
搭建平臺吸引人才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
今年,棗莊市將立足棗莊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雙輪驅動”,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狠抓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新興產業項目和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唱好特色戲、打好優勢仗,走好創新轉型發展的實踐路徑。
新動能的培育,關鍵靠人才。怎樣發揮棗莊的區位交通優勢,以及政策環境優勢,搭建更多的平臺、吸引更多的人才,成為該市的一項重點工作。在李同道看來,人才的投入產出比是最高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政策支持、環境營造,打造好的環境”,李同道告訴記者說,“這樣不僅能進一步加快培育新產業,同時傳統企業也能和企業、平臺結合起來,架起一個橋梁,推動我們傳統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近期棗莊市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組織開展了10個方面的專題調研,規劃了魯南科教文化創新示范區、國家級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大數據產業基地等5個重大項目,建立了重大項目庫,謀劃實施了莊里水庫、抽水蓄能電站、棗莊機場、高鐵換乘樞紐等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基礎設施項目。
李同道表示:“我們將緊緊抓住這些重點事項、重點項目,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看準的事情干起來,努力打造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范區!
談及棗莊市的未來發展規劃時,李同道告訴記者:“我們提出來打造一個自然生態、宜居宜業的新棗莊這么一個城市定位!
在宜居宜業方面,營造好基礎設施以及配套環境建設,讓本地市民生活的舒適,有獲得感、有幸福感;讓外來人口易于創業、易于發展,讓人們生活的宜居、創業的舒心,使這個城市有活力、有發展的空間。
《獨家專訪棗莊市委書記李同道: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相關相似閱讀參考資料:
棗莊新舊動能轉換、棗莊新舊動能、棗莊 李同道、新舊動能轉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新舊動能、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方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