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18-04-16
社會民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
【就業創業工作】全市新增城鎮就業4.7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46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3.57、109.2,城鎮登記失業率2.38,連續10年低于3.5的控制目標。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增省級創業園區2個,市級創業園區7家;新增2個省級創業型鄉鎮、12個省級創業型社區。棗莊創業大學辦學成果突出,區(市)創業學院全面建成投入運營,開展創業培訓59個班次,培訓各類創業人員4782人。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07億元,爭取上級貼息632.9萬元,直接扶持1297人創業,帶動就業9575人。成功舉辦棗莊市第三屆創業大賽,開展首屆“棗莊市十大大學生創業之星”“棗莊市十大返鄉農民工創業之星”評選,獲得省優秀組織獎。開展“揚帆起航·贏在創大”為主題的第一屆創業項目推介會,促進創業項目落地。
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出臺《棗莊市就業援助辦法》,新增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243人。深入開展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全年引領大學生創業1012人,完成全年計劃的101。實施“千企萬人公共就業服務計劃”、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周等系列活動,開展職業介紹、技能培訓、就業援助、創業服務“一體化”服務,發揮就業補貼、培訓補貼、創業補貼和擔保貸款等政策的疊加效應,交出一份亮眼的就業“成績單”。
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與區(市)簽訂《精準扶貧目標責任書》,印制扶貧識別卡,實施“三個一批”就業扶貧措施,通過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就地就近吸納一批、開展“就業伙伴結對幫扶”行動轉移一批、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一批,真扶貧、扶真貧,發揮“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效應。全市創建扶貧車間232個,吸納貧困人口就業3599人;全年新增貧困人口就業7763人,完成年度目標的110.43。
實施“加強就業培訓提高就業與創業能力五年規劃”。對全市53所定點培訓機構進行星級評估,全面推行“四單”培訓模式,促進技能和崗位的有序有效對接,幫助勞動者實現技能就業,總計培訓各類人員3.04萬人,發放培訓補貼近1500萬元,培訓后就業創業2.8萬人。
開展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工作。為384戶企業支付穩崗補貼4012.76萬元,惠及企業職工10.48萬人。批準16戶困難欠費企業,暫緩繳納保險欠費滯納金,待企業經營效益好轉后再及時補繳。
【社會保障工作】全市征繳各項社會保險費73.43億元,支出各項社會保險待遇77.40億元,社會保險基金安全平穩運行。
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強化部門聯動,成立棗莊市全民參保登記工作協調小組,并建立定期調度通報、經費保障制度。加快數據整理,形成全市社會保險已參保數據庫,全省第一批上傳至省級平臺。對363986名未參保人員逐戶逐人進行入戶調查,登記、錄入數據信息,為實現社會保險法定人群全覆蓋打下堅實基礎。
持續加大擴面征繳力度。開展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補繳工作,解決斷保、續保2.4萬人,實現新增繳費7億元。推進建筑業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全市新開工項目參保率達到100,在建項目參保率達到95.1。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側藬捣謩e達到67.17萬人、60.08萬人、42.77萬人、47.64萬人、36.09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分別達到192.76萬人、314.42萬人,社會保險事業向著全覆蓋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提高待遇水平。首次同步調整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調整水平為月領取養老金的6.5。調整后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養老金達2298.4元,是“十二連調”前的3.6倍。提高了居民基礎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和1至4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居民醫保在一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由80提高到85。
狠抓基金安全。與市公安局聯合印發了《棗莊市社會保險欺詐案件移送暫行辦法》。開展了企業職工退休審核審批、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制度、部分定點醫院醫療保險基金檢查等專項檢查工作,完成了全市工傷保險基金、醫療保險基金的審計工作,實現了對各險種基金監管的全覆蓋。充分利用醫保智能監控系統,建立日常和定期稽核、線上和線下監控相結合的監管體系。
【人才隊伍建設】招才引智活動成果突出。發揮政府人才綜合管理部門職能,組織區(市)、企事業單位,集中開展招才引智推介活動。召開北京招才引智推介會,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組團參加山東省第九屆海洽會,舉辦第九屆海洽會棗莊分會場暨“智匯棗莊”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對接會,達成10項合作成果。在北京大學組織開展棗莊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訓班。聘請美國、以色列和埃及等國外專家50人次,獲批引智項目9項,使用資金150萬元。新創建省級引智示范基地2個,引智工作成果豐碩。
英才集聚高地效應充分顯現。棗莊市引進的德國專家李漢青榮獲省政府齊魯友誼獎,歸國人員馬兆成博士入選留學人員來魯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和棗莊英才集聚工程。新增“全國技術能手”1人,省首席技師5名、省技術能手3名、省突出貢獻技師4名。評選市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0名。新增5家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家省級引智示范基地。
高技能人才發展平臺更廣。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5391人。舉辦2016年棗莊市職業技能大賽暨第44屆山東省“世界技能大賽”選拔賽棗莊市初賽,充分發揮企業、技工院校、金藍領培訓基地、技師工作站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助力技能人才成長,提升技能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邁出新步伐。全年爭取省級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資金38萬元,滕州滕才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被評為“全省人力資源誠信服務示范機構”。印發《關于印發<棗莊市市級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在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中組織開展“全市人力資源品牌服務機構”、“全市人力資源誠信服務機構”、“新獲商標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設補貼項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進高端人才補貼項目”和“人力資源服務業標準化建設補貼項目”等五類評比活動,棗莊市和和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3家單位被評選為2015-2016年度“全市人力資源品牌服務機構”稱號,棗莊龍騰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2家單位為2015-2016年度“全市人力資源誠信服務機構”稱號,棗莊市勞務合作中心等5家單位為“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先進單位”,
【人事制度改革】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為全市各級機關考試錄用公務員182人,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108人,進一步改善了隊伍結構、增添了新生力量。圓滿完成軍轉安置工作任務。
提升公務員管理科學化水平。積極推進公務員平時考核試點,在市公安局和滕州市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市人社系統開展平時考核,薛城區成為全省平時考核試點聯系點。妥善解決棗莊市機構改革整建制劃轉為實施公務員法機構和批準參照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的身份登記問題,為116名符合條件人員辦理了公務員(參公)登記。深化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改革。全面實施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優化工資結構。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增加離休人員離休費,組織開展調整人民警察警銜津貼標準工作。
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積極參與公立醫院、科研事業單位及高校改革,落實了教育、衛生事業單位自主公開招聘、自主崗位設置。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做好省教育、衛生系列高級職稱下放承接工作,科學調整中小學高級和中級教師崗位設置比例。擬定司勤人員安置方案,確保公車改革順利完成。
人事考試更加安全有序。建立全市人事考試聯席會議制度,為組織好各項人事考試提供保障。實施考場監考與視頻監考“雙監考”模式,聘請社會監督員監督考試全過程。保持對考試違規違紀處理的高壓態勢,全年組織42次各類考試,參考人員48275人。
開展繼續教育培訓。認真開展公務員“四類”、新招用事業單位人員崗前、專業技術人員公修等培訓,共完成42000余人培訓任務。組織選派人員赴韓國和法國、浙江大學等地,參加鄉鎮長、供給側改革等培訓,提升各類人員的綜合素質。
【勞動者權益維護】強化勞動合同管理。督促企業特別是非公企業、小微企業提高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履約質量,落實同工同酬,全市實行網上勞動用工備案人數達22萬人。調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發布企業工資指導線以及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
加強勞動保障執法檢查。組織開展全市勞務派遣單位監督檢查、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勞動保障年度書面審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專項檢查等多次專項執法檢查,規范企業經營行為,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會同住建部門在棗莊市所有建設施工項目全面開展創建“無欠薪項目部”活動。對案件高發頻發的企業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向住建、交通、水利、煤炭等部門通報重點單位案件情況,共同加強行業監管。全年主動檢查各類用人單位3420余戶次,督促補簽勞動合同2380余份,促繳各項社會保險費1250余萬元,追回拖欠工資及勞務費2300余萬元;
突出矛盾化解。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發揮仲裁、信訪、行政調解等職能,妥善處理矛盾糾紛。出臺《勞動爭議集體案件應急調解辦法》等多項仲裁調解、多元化解的制度文件,完成勞動爭議糾紛專家庫建設工作。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209件,當期結案率98.43,結案涉案金4047.82萬元,保障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基層基礎建設】“三化”工作穩步推進。全面部署公共服務“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建設,數字社保工作進展順利。社?ǔ钟辛恳堰_268萬張,發行普及率占全市總人口的69,提前超額完成省廳下達制發卡任務,補換卡辦理周期控制在5個工作日內。市局門戶網站年點擊率在150萬以上,下載“棗莊人社”手機APP人數近7萬人,關注“棗莊人社”微信公眾號人數近6萬人,居民醫保集中繳費,通過互聯網繳費人數達5萬余人。
“法治人社”建設進展順利。樹立在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開展“法治人社”建設理念,對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范性文件管理、行政執法監督、規范文明執法等進行規范。舉辦“法治人社”建設專題培訓班、預防職務犯罪等各類法制講座,提升干部職工法律知識和水平,進一步精簡、規范、優化行政職責辦理程序,行政效能大為提升。
開展三項集中活動。大力加強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思想作風建設、集中調研月和業務大練兵“三項集中活動”,打造“政治強、業務精、服務優、作風正、形象好”的人社干部隊伍!凹姓{研月”活動,形成43篇有指導、有見地、可操作的調研報告,1篇被省委辦公廳采用,并轉報中辦;3篇信息被國務院辦公廳采用,黨委政務信息工作連續多年位列全市前茅。編印棗莊市人社局業務大練兵知識問答,組織干部職工系統開展學習。印發《關于開展思想作風整頓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著力解決干部職工中存在的思想渙散問題、不敢擔當等問題,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人社干部隊伍。
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開展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選樹“溫暖在社!钡10個黨建品牌,開展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試點,黨建整體水平有了新提升。持續開展窗口單位改進作風專項行動,設立黨員先鋒崗,引領窗口單位建設,系統窗口單位多次被評為“全省人社系統優秀服務窗口”、“工人先鋒號”、“全市政務服務優秀窗口”等榮譽稱號。
(崔文婷)
民政
【救災救濟】棗莊市先后遭受了洪澇、風雹、干旱、低溫冷凍等自然災害,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