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為:2022-11-24
棗莊市薛城區民政局兜牢民生底線,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發布時間:2022-11-2410:19:21_來源:_作者:華敏_責任編輯:闞金劍
中國網新山東11月24日訊11月23日下午,棗莊市薛城區政府新聞辦舉行“品質薛城你我共建滿意薛城你我共享”社會幫扶領域新聞發布會。區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顯就“兜牢民生底線增進民生福祉”作新聞發布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張顯說,今年以來,薛城區民政局著力在困難群眾救助、養老事業發展、基層社會治理、民政服務能力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民政工作在社會建設中的兜底性、基礎性作用。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按照;、重實效、再提升的工作原則,多層面、多舉措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堅決守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
穩步提升救助標準。今年,將城鄉低保、城鄉特困、孤兒、殘疾人等9類服務對象的救助保障標準提高10以上,讓困難群眾生活得到更好保障。截止目前,全區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5287人,發放城鄉低保各類資金2880.77萬元。保障城鄉特困戶1578人,發放特困供養金、照料護理費及電價補貼共計1969.76萬元。累計為8385名殘疾人發放殘疾人護理補貼1146.55萬元,為2592名殘疾人發放殘疾人生活補貼424.92萬元。
發揮慈善救助作用。多渠募集慈善資金,多形式開展慈善救助活動,慈善救助能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截止目前,共募集慈善款物310.72萬元,發放各類救助款物達26萬余元。
探索新型救助方式。積極探索“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社會化照料護理服務”新模式,通過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山東尚品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照護服務,簽約率達到97以上,處于全市領先水平,此項目獲得省民政廳“2022年度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優秀項目”,山東尚品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殷梅同志獲得省民政廳頒發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最美照料人”稱號。
養老服務更加優質,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有效滿足
著眼養老民生大事,堅持完善基礎設施與提升服務質量并重,聚集社會需求,創新服務模式,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養老機構質量提升年”行動,推動養老機構軟硬件提檔升級,實施3個區域康養中心,3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9個日間照料中心以及11處社區老年食堂、8處農村暖心食堂建設規劃,推進農村養老片區托管服務和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截止目前已建成養老食堂15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7處。
完善養老工作機制。建立養老機構“五專員”工作機制,完善“專員履責、人人盡責、政社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體系。引進社會力量參與“愛心食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提供優質“暖心餐”服務,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全區分散供養的1400余名特困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了“熱乎飯”“放心飯”。
強化養老機構管理。加強養老機構收費監管,在區政府網站公示各養老機構收費標準。定期開展養老機構安全檢查,先后抽查6家養老機構安全生產工作,發現問題20條,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開展2022年安全生產宣傳活動,組織養老機構負責人觀看《紅線》安全教育警示片,發放宣傳彩頁1000余份。
基層治理更加科學,社會和諧穩定根基進一步筑牢
發揮民政職能,聚集基層服務,持續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
做好制度保障。制定了《棗莊市薛城區鄉鎮(街道)協商指導目錄(試行)》、《棗莊市薛城區村(社區)協商指導目錄(試行)》,基層議事協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開展基層治理創新實驗,常莊街道香江社區被確認為全省基層治理社區(村)級實驗點,為期一年,為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鮮活樣板。
優化工作力量。公開招錄100名城市社區工作者充實到各社區,完善社區工作者配備,提升了全區城鄉社區治理水平;新建5處鎮街社工站,全區7個鎮(街)實現社工站建設全覆蓋;嚴格落實村、社區“一牌一核”,切實解決“牌子多”問題。
增強自治能力。制定印發了《薛城區村民委員會調整標準》,為村民委員會的調整工作提供了文件支撐。修訂完善《薛城區村務公開指導目錄(試行)》,不斷提升村務公開質效。
為民服務更加高效,民政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主線,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著力在打造高效便捷公開透明的服務體系上下功夫。
服務更加高效。積極爭創省級社會救助示范縣,推進社會大救助資源整合,落實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和急難對象24小時先行救助制度,統籌15個相關部門42項涉困救助職能業務“一窗受理、一網能辦”,整合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加強動態監測,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
服務更加精準。發動基層民政力量及村居相關人員,全面摸排核查因病、因學、因災等群體困難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及時予以保障,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全面開展“申請困難人員救助”主題集成服務工作,由鎮(街)受委托做好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臨時救助對象、經濟困難老年人認定和資金發放等業務辦理,讓困難群眾救助更加便捷。
服務更加優質。推動殘疾人兩項補貼“靜默認證”和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跨省通辦”,創新實施社會救助“提速增效、流程再造”,低保、特困救助辦理時限由12個工作日縮減至6個工作日辦結,急難型臨時救助24小時內先行救助,5個工作日內補辦手續,并將申請書、授權書、承諾書“三表合一”,切實提高服務效率,減少群眾跑路和等待時間。(華敏)